1.当前石油化学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方面的形势与挑战

2.煤矿井下用燃料油做什么

3.石脑油消费税税率一吨

4.石脑油免征消费税石化双雄增利20亿

石脑油比原油价格贵吗_石脑油比原油价格贵吗为什么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

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扩展资料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

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

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

百度百科-石油石化行业

当前石油化学工业发展面临哪些方面的形势与挑战

原油和石油的区别就是:

1、狭义上说,石油就是指原油。广义上说,石油则是包括原油以及各种成品油在内的大概念。

2、原油是要拿在在石油加工炼制过程中来讲,从油田开出来未经任何处理的是原油。原油就是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石油是原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

3、原油和石油的外延不同,一个外延窄,一个外延较宽,前者仅指从地层中取出,未经任何加工提炼的原始状态的石油;而后者是指从地层中取出的可燃油状物质在加工前后,我们都可以叫它"石油",只是加工后的石油产品,根据它们的特征与用途,人们给出了更为确切的名称,诸如“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以便区分之。

扩展资料:

我们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是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石油则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原油的问题在于它含有几百种不同类型的烃,并且这些物质全部混合在一起。需要把不同种类的烃分离开来,以提炼出其中的有用物质。的是,有一种简单方法可以分离这些物质,这就是石油精炼。

石油精炼过程始于一个分馏柱。随着烃链长度的增加,其沸点也会逐渐升高,因此可以通过蒸馏法将其全部分离。这就是炼油厂里发生的过程——在精炼过程的一个环节中,原油被加热,在不同的蒸发温度下,会将不同长度的烃链分离出来。每种长度不同的链都具有不同的性质,从而对应不同的用途。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从原油中提炼出石油。

参考资料:

石油_百度百科

煤矿井下用燃料油做什么

石油石化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它为国民经济的运行提供能源和基础原材料,许多国家都对该领域高度关注。而原油位于石化产业链的源头,在全球能源消费中占很大比例。如在2004年前后,欧洲和亚洲约为32%,中东地区高达53%,中南美洲约44%,非洲约41%,北美约40%。2008年,全球每天消费原油大约为8600万桶。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是美国、中国和日本。石化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以1999年至2003年的平均值计算,中国石化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4%,工业增加值占约16%,总资产占比约13%,产品销售收入占比超过14%,而石化行业工业增加值约占GDP的4%。

石化行业的地位不仅体现在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上,也体现在其对整个国民经济提供的基础性作用上,其基础性作用和支柱性地位体现在下列三个方面: 1.为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根据IEA的数据:2005年,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石油占18.8%,是除煤炭以外最大的能源。我们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石脑油、燃料油等都是石油的下游产品。2.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石油不但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也是化工行业的重要原料。从上游的石脑油,到中游的各类中间体,以及下游的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等,都是石化产业的重要原材料或者产品。化工领域是个巨大的行业,其产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航天航空等高科技产品,下至服装和生活日用品,无一没有化工原料油的身影。3.支持与促进农业发展。在农业领域,除农机动力需使用燃料之外,化肥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此外,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塑料薄膜,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石油石化产业链的构成

石油化工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化工产品的整个加工工业,包括原油和天然气的开行业和油品的销售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通常可以将石油石化产业分为:石油开业、石油炼制业、石油化工、化工制品和化肥行业等。

“石油开”指的是将原油和天然气从地下出的过程,并将原油和天然气分离。“石油炼制”指的是将原油加工成汽油、柴油、煤油、石脑油、重油等油品的过程。“石油化工”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和石化中间品加工成石化中间品的过程。而“化工制品”指的是将石化中间品加工成制品的过程。“化肥行业”指的是将石油产品合成为化肥的过程。每个过程有其自身的功能和特点。具体分类和特点如下:

石油工业包括全球的勘探、开、炼制、运输(通常利用油轮和管道运输)和油品销售等。石油也是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包括医药品、熔剂、化肥和塑料等。该行业通常被分为三个主要部份:上游、中游、下游。通常将中游纳入下游之内。

石油石化产业链

石油领域的上游通常指原油和天然气的寻找、收和生产,被称为勘探和生产领域。还包括寻找地下或者水下油田和气田,和钻井等工作,以及后续开原油和收取天然气等油井的运营工作。

下游领域包括石油炼厂、化工厂、石化产品的分配和销售环节,以及天然气销售企业等。下游行业涉及数千种油品和化工产品,如汽油、柴油、航空燃料、取暖油、沥青、润滑剂、合成橡胶、塑料、化肥、防冻剂、杀虫剂、医药品、天然气和丙烷等。

石化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为了便于研究价格的形成和传导过程,本文根据价格形成和传导的特点,按照石油产品(简称油品)和化工产品两大类进行分析。

1.价格传导的过程

鉴于化工领域广泛存在着“中间体”,而国内又缺少交易“中间体”的现货市场。因而我国石化终端产品的价格形成过程较为复杂,往往受到上游价格垄断的影响。

产业链图显示了石化产业链的主要环节,其产业链末端产品的价格经由各自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传导形成。如图所示:石油馏分(主要是轻质油)通过烃类裂解,或裂解气馏分可制取乙烯、聚乙烯、丁二烯等烯烃和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芳烃亦可来自石油轻馏分的催化重整。石油轻馏分和天然气经蒸汽转化、重油经部分氧化可制取合成气,进而生产合成氨、合成甲醇等。三烯三烃经与无机产品反应可获得“中间体”,包括PE、EG、聚乙烯醇、丙烯晴、已内酰胺、对二甲苯等,也就是产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的原料。

通常价格的形成主要受两种因素主导:一是消费拉动,二是成本推动。在这两种类型之间,价格传导的过程和效果也大不相同。

(A)消费拉动型

在消费拉动的情况下,受下游需求增长的影响,价格开始上涨。此时,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也随之增长,进而拉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中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的源头石脑油(或者天然气)。这一过程有时也会在某一环节受到阻碍,特别是在产能远远大于产量或者需求的环节。

(B)成本推动型

在成本推动的情况下,产业链源头原材料价格首先上涨,其结果要求将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转嫁到该加工环节的产品价格之中。这一过程在产业链中的每一个加工环节重复,直至传导至产业链末端的终端产品。不同的是,成本的推动不如需求的拉动那么顺利。由于产业链中下一环节的阻碍,而无法完成价格传导过程,致使该加工环节的边际利润降低,甚至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上游价格的向下传导,必须得到下游产品消费市场的消化。一旦价格超过了消费者愿意接受的程度,该产品将面临积压的命运,价格根本无法继续传导。结果该产品不得不亏损销售,生产企业必须承担亏损的现实,直到价格能够向下传导为止。

(C)消费萎缩

与上述两种情况相反的是,消费萎缩和成本下降时的传导过程。当消费萎缩时产品开始积压,企业开始减产,导致该加工环节的原材料价格下降。这一过程逐渐向上游传导,最终迫使产业链源头产品价格回落。这一过程有时会在某一环节减弱,因为该上游产品有可能是其他产业链的上游,只要该产业链的整体需求没有充分的下降。

(D)成本下降

对于下游企业来说,原材料成本的下降是件好事。不但可以提高加工利润,还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扩大市场。然而,在成本下降的整个传导过程中,加工企业却很难应对。面对不断降价的原材料,无论以何种价格买入,企业都要面临亏损。这就导致了另外一种局面,企业宁可停产也不愿意生产。当然,为了保住重要的客户,大多数大型企业不得不继续亏本生产。

我们还可以将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下游产品价格进行对比,找出价格运动的相关性。从以往产业链上产品价格的年均变化趋势来看,石脑油价格的变化与原油价格的变化总体一致,相关度在产业链中最高。也就是说,其裂解差价相对稳定。此外,从原油到PTA的整个产业链,价格传导有如下规律:

原油-石脑油 (加工费区间:35—50美元/吨)

石脑油-MX (加工费区间:50—60美元/吨)

MX-PX 加工费区间:80—100美元/吨)

PX-PTA (加工费区间:150—170美元/吨)

事实上,将原料和产品之间的差价与上述加工费区间对比,我们可以了解某一环节的盈利状况和所处的环境。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扭曲,该环节或许就是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

2.价格传导的特点

石化产业价格传导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A)时间滞后性。通常产业链越长,滞后的时间也较长。

(B)过滤短期小幅波动。由于具有滞后性,一些短期和小幅波动还没有来得及向下传导,价格就已经发生变化,因而短期波动得以过滤。

(C)传导过程可能被阻断。当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供需关系处于极端状态时,该环节供需关系本身上升为影响价格的主导因素,因而价格传导被阻断。

(D)价格垄断性。由于国内缺少交易石化“中间体”的市场,因而其价格具有垄断性。越是靠近产业链上端的企业,其价格垄断性越强。

(E)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较高的“中间体”,其定价常常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进口依存度越高,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越大。

3.油品价格的形成

在我国,除石脑油和燃料油外,其油品的价格仍然由“发改委统一定价”,用区间定价的原则。即只有当国际油价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会进行调整。因此这些油品的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性并不太大,且滞后的时间很长。但我国的石脑油和燃料油已率先用了“市场定价机制”。可以设想,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油品价格形成机制将最终用由市场定价的方法。

在市场定价的环境下,油品价格一方面受原材料成本和加工环节边际利润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受产品供需关系的影响。除了生产成本之外,我国的油品价格往往受进口成本的影响,特别是亚洲市场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在国内需求缺口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我国黄埔市场的燃料油(180CST)价格,主要受新加坡市场价格的影响;而我国的石脑油价格则主要受日本市场价格的影响。

在亚洲的油品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新加坡市场。亚洲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的成品油定价基本上都要参考新加坡成品油市场价格,而“普氏”(PLATTS)的油品报价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普氏(PLATTS)公开市场是指每天下午5:00-5:30在公开报价系统(PE190)上进行公开现货交易的市场,每天公布的报价是15天以后交货的价格,实际交割一般在15-30天之内进行。

4.裂解差价与价格传导

与化工产业不同,由于不存在所谓的石化“中间体”,油品的价格均由交易油品的市场决定(我国没有交易石化中间体的现货市场)。一般来说,油品成本应该包括生产原材料和辅料,以及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或者说,油品价格由“原材料成本”+“边际利润”构成。通常,我们使用“裂解差价”的概念,描述某一油品的市场价格与原油的市场价格之差。

在油品市场上,裂解差价是衡量企业盈利状况的一种指标,也是市场供需关系的一种反应。当裂解差价走高时,炼厂的利润扩大。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上涨,或者原油价格下降,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其结果是炼厂利润增加。当裂解差价走低时,意味着:或者油品价格下跌,或者原油价格上涨。这种价差的变化,通常暗示着价格的未来走向。

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1.季节性影响

季节性主要是指随着季节的交替而产生的需求量不同的情况,石化终端产品的季节性消费情况直接带动上游石化产品的产销变动,从而进一步引发价格的相应波动,形成一定的季节替。在石化产业链中,还有一些环节具有季节性特点,包括原油等。

2.相关商品价格走势

由于相关商品价格价格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其价格变动也直接影响到石化产品价格走势,如PTA和棉花,由于其都是纺织品的直接上游原料,所以它们之间具体较强的替代作用,价格走势也具有一定的联动性。

3.人民币汇率变化

人民币汇率变化直接影响到石化中间体及上下游产品的进出口价格,将直接影响到该系列商品的进出口竞争力情况。如对PTA而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人民币升值降低纺织品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意味着按美金计价的进口PX价格更加具有吸引力,有可能促使相应的报价上升。

4.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

国家宏观政策法规对价格的影响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出口退税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取向等等。进口关税直接影响到进口商品的成本,出口退税反应在出品商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情况,而国家产业政策取向则直接影响到某个产业或领域在未来的发展状况,对未来产品的供需情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关况具有较强的联动作用。

总之,石化产业链较为复杂,且各品种具有各自的特点。如PTA与纺织品市场密切相关,而LLDPE与农膜市场密切相关。这就导致了各个品种还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尽管原油价格的影响完全相同。鉴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有限,因而LLDPE领先于原油价格恢复上行,这就是一个“减缓、阻断、甚至逆转原油走势”的典型案例。

石脑油消费税税率一吨

油页岩是一种含油率很低的矿石,开发利用成本很高。在原油价格从每桶30多美元上扬,直到超过每桶100美元时,市场开始把目光投向油页岩。但是当原油价格跌到60多美元/桶,许多人预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石油需求量会减少,石油价格可能进一步下降,油页岩项目投资的经济性值得商榷。市场综合油价为每桶10—15美元,当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10~15美元时,生产页岩油盈亏平衡(区间),现在国际原油价格在每桶75美元以上(opec) ,盈利空间可见一斑。 油页岩炼油属于国家政策鼓励的方向,但油页岩炼油新技术不成熟,技术门槛比较高;老技术成熟,但是收率低。吉电股份大股东放弃油页岩投资项目;而辽宁成大公告增资1.8亿元人民币,用于油页岩开发综合项目。投资前景见仁见智。 世界上绝大多数油页岩是以地面干馏方式制取页岩油的。无论是露天矿还是井下矿,最终都要将油页岩集到地面,然后利用干馏技术进行油页岩加工,得到页岩油、尾矿和矿渣。干馏后得到的页岩油可作为燃料油使用,也可以进行精加工,尾矿及矿渣可用做其他方面的原材料,或是进行环保处理后弃置。 地面干馏方式局限性比较大,一是地下油页岩的收率低,二是生态及水质破坏严重,三是灰渣污染严重,四是直接开占地较多且开垦后无法完全修复。五是会导致自严重的地质灾害。 石油的短缺,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油页岩开发替代自然原油,补充石油的不足,是各国能源开发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国际油价不断的上升,对页岩油的需求量将会也越来越大。 国外一些拥有油页岩的国家,像爱沙尼亚、美国、德国、以色列以及澳大利亚等对油页岩的开发都很重视,都在开展油页岩开发的研究工作,甚至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制定了开发的规划和,当自然原油枯竭或紧缺时,页岩油就会满足部分油品消费市场的需要。 油页岩作为石油的可替代能源,已经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油页岩市场将会是群雄逐鹿,这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蓝海”。 吉林桦甸市丰泰油页岩有限公司的规模较小,目前在国内油页岩竞争市场还处于劣势,不过将来会好的。

石脑油免征消费税石化双雄增利20亿

石脑油,石脑油消费税是由国家税务局发布的相关文件,税率为1.52元/升。石脑油按应纳税额的30%征收消费税,也就是说实际税率为:0.06元/升。石脑油:1吨=1385升;单位税额:0.2元/升。石脑油是石油产品之一,又叫化工轻油,是以原油或其他原料加工生产的用于化工原料的轻质油,主要用作重整和化工原料。

何谓石脑油

 中文名称:石脑油(又称粗汽油)

 主要成分:烷烃的C4-C6成分。

 主要用途:可分离出多种有机原料,如汽油、苯、煤油、沥青等

 前日,国税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石脑油消费税免税管理办法》,根据该管理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进口石脑油以及国产用作乙烯、芳烃类产品原料的石脑油免征每升0.2元的消费税。生产企业直接对外销售的石脑油应按规定征收消费税。

 塑料等下游产品成本下降

 多家证券机构分析认为,此次石脑油消费税免税政策出台,对中石化增加税前利润16亿元,对中石油增加税前利润6亿元,但对他们整体盈利影响不大。此举旨在减少通胀压力。该规定在降低生产乙烯与芳烃类产品的成本同时,进而降低包括塑料、电子器件和包装材料在内的下游产品的生产成本。

 据介绍,进口石脑油免征消费税,将刺激国内炼厂进口石脑油补充国内缺口,有助于缓解中国乙烯业日益严重的原料短缺问题,是国家为石脑油需求缺口可能出现而提前做出的准备。新政利好中石油、中石化下属炼厂的乙烯项目。但中石化因前日股东大会停牌,昨日呈现补跌态势,走势平淡,收于12.24元,跌4.45%;中石油昨日走势则跌宕起伏,收于17.26元,微涨0.58%.

 海通证券(600837行情,股吧)一不愿具名的石化行业高级分析师指出,此次新政对中石化有利有弊,综合而言,对其利润影响不大。根据中石化披露的数据,石脑油消费税为277元/吨,石脑油消费税调整将减少公司成本。2006年公司石脑油需求量在2050万吨左右,除了自产的石脑油以外,其余需求主要靠进口。此次调税,将减少公司成本17035万元。由于中石油的炼油能力要小于中石化,因而本次消费税政策调整对中石油业绩的影响更小。

 此外,记者从中石化前日股东大会上了解到,国家规定的成品油出厂价折成原油价格约为每桶68美元左右,而目前原油的期货价格已升至135美元/桶,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国家实施的财政补贴均,如对原油增值税退税75%,按100美元/桶来计算,约退税600-700元,根本解决不了中石化炼油的亏损问题。

 调税旨在缓解通胀

 联合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王晖指出,石脑油消费税免征收,将对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下属炼厂的乙烯项目明显利好。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由于原料短缺,乙烯价格从8000元/吨涨到9000多元/吨,国内洗衣粉、塑料制品等下游产业成本增大。而免征用于生产乙烯、芳烃类产品原料的消费税,直接降低了乙烯的生产成本,同时还降低了乙烯及下游塑料橡胶的制造成本,推动了有机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旨在减少通货膨胀的压力。

 兴业证券在表达上述类似看法时介绍,据海关统计,去年石脑油出口量为173.9万吨,同比上涨10.54%;当年进口量为106.8万吨,同比暴涨67.11%,主要原因是山东青岛丽东63万吨PX装置投产,导致石脑油进口量大增。该机构认为,此次调税另一方面是为保证汽柴油生产供应,缓解国内成品油供应缺口。

 ■关注相关个股

 沈阳化工

 蓄势突破可留意

 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105%,主导产品以氯碱为龙头。今年1月5日公告,非公开发行股票申请获发审委有条件通过。本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13000万股,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拟投资50万吨/年催化热裂解制乙烯,及20万吨/年聚乙烯(PE)总体改造项目。这是全球第一套以催化热裂解常压渣油生产烯烃的工业化装置,用重质化常压渣油作为原料来源,与目前传统工艺使用的轻质石脑油相比,常压渣油比轻质石脑油的价格低35%左右。根据项目评价报告,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46951万元。按照25%所得税率计算,年平均净利润为45270万元,这相当于公司2007年净利润的3倍。

 二级市场,该股走出独立行情,昨日盘中更有异动,大资金不时疯狂扫单,主力蓄势突破意图十分明显,可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