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油价格还有多大的涨幅?

原油价格历史高位_原油历史价格走势

油价涨价对基金有没有影响3篇

石油上涨利好消息石油基金,基金项目投资的标不一样,就会有不一样的类型,一般像贷币基金、纯债基金,大部分石油上涨对这种基金是不可能有所有的不良影响的。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油价涨价对基金有没有影响,方便大家学习。

油价涨价对基金有没有影响

全球能源供应短缺的忧虑,以及国际市场的诸多因素助推了油市的上涨。截至10月11日,布伦特原油价格最高一度涨至84.6美元/桶,WTI原油价格也突破了80美元/桶的大关,当前油价已达到了近三年来的高位,同时也带动了国内油价上调,截至10月9日,国内油价年内上调次数已达到13次。

国际油价的持续上涨,也推动了原油类基金近期净值的大幅上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0月8日,多只原油类基金表现领跑全市场,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A基金净值大涨超9%,华宝标普油气基金净值大涨超8%,诺安油气能源基金净值大涨近7%,其他原油类基金净值涨幅排在其后。

但原油市场价格的高波动性,国际市场复杂的供需关系等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投资原油基金的风险相比其他种类基金偏大。对于原油市场可能面临的风险,华宝基金表示,需要关注的风险是今年冬天疫情是否会再次影响整体需求,冷冬是否会低于预期以及供给面是否会有超预期的冲击。

原油基金一个多月大涨40%

近段时间,小众的原油类基金再次成为所有基金中最靓的品种,就在所有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被风格极速切换所困扰时,国际油价自8月下旬之后就一路走出了上涨趋势。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8月23日至10月11日,区间净值涨幅最高的基金是华宝标普油气美元A,涨幅达到41.28%,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A区间净值涨幅达到35.57%,南方原油A区间净值涨幅达到24.82%,易方达原油A美元汇区间净值涨幅达到24.79%。其余几只原油类基金区间净值涨幅均超过了20%,除此之外,商品、能源等主题基金也收获了较佳收益。

从单日净值涨幅来看,上述提及的华宝油气和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两只基金涨幅领先,这两只原油基金于10月8日的单日净值涨幅分别超过了8%和9%。净值涨幅排在后面的分别是嘉实原油、诺安油气能源、华安标普全球石油指数、易方达原油、南方原油。

目前来看,市场存续的原油类基金便是上述提及的7只基金,其中,华宝油气二季度末规模最高,达到36.13亿元,南方原油规模为12.82亿元,其余原油类基金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

这些原油类基金投资标的并非是原油期货合约,由于基金合同的不同,具体的跟踪标的也不同。南方原油、易方达原油、嘉实原油和诺安油气属于FOF,主要投资全球范围内的原油主题基金(包括ETF)和公司股票,华宝油气、华安标普石油指数、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则按照指数基金的投资理念,完全复制指数走势,三者也因跟踪的指数不同,业绩走势也大不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看似涨幅很猛的原油类基金,其波动性也明显高于其他权益类基金,2020年全年,上述7只原油类基金平均净值跌幅达到37.76%,最高1只跌幅超过50%,而同期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涨幅均超过50%。参与原油期货的投资者中,一部分对去年5月原油价格跌至负数的场面依旧历历在目。

石油上涨利好基金吗

会的,会直接利好上游开与勘探类的油气类企业,或与开相关的油气服务企业。从历史情况来看,高油价会直接推动企业的利润,进而利好公司业绩,最终也会反应到股价的上市涨。

如果投基金的话,建议关注相关油气主题股票型基金,投资于上游开与勘探类的油气类企业。下面是相关的基金名称,及其数据表现。

油价上涨买什么基金

油价上涨最直接购买基金的方式是原油基金,原油基金主要投资的是一篮子原油股票,所以油价涨跌会直接影响原油基金的涨跌。同时投资者还可以购买一些黄金、燃气、煤炭、新能源、交通运输相关的基金,因为油价上涨对这些行业是利好的,也会带动这些板块基金的上涨。

当前原油基金有:南方原油QDIIFOFLOF(代码A为501018、代码C为006476)、嘉实原油QDIILOFFOF(代码为160723)、易方达原油QDIIFOFLOF(代码A为161129、代码C为003321)、工银瑞信国际原油QDIIFOFFOF(164815)、工银瑞信国际原油没有QDIILOFFOF(003563)、易方达原油QDIILOFFOF没有(代码A为003322、代码C为003323)。

石油价格还有多大的涨幅?

 一、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中需要关注的“三高”风险

(一)石油价格高对世界经济增长构成损害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节节上升,上半年石油价格已经从去年的平均每桶30美元上涨到40美元以上。6月初油价最高升至42美元,创出1983年以来的新高。油价高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反复调整生产。欧佩克决定自4月份起把日产原油的上限减少100万桶。这给市场带来了冲击,引致石油价格猛涨。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得不于6月3日同意增加原油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从8月开始每天多生产50万桶,以对抗能源价格攀升,油价才稍稍回落至每桶38美元左右的水平。但全球能源研究中心预测下半年油价整体水平仍会居高不下。二是地缘政治风险所致。今年以来中东局势依然不稳,伊拉克油储占全球第一,但其国内战火不熄,市场担忧其移交后,内部政局很难平稳,结束动荡遥遥无期。以色列的沙龙及执政的利库德集团的强硬姿态使人们对巴勒斯坦形势的前途日益担心。在产油大国沙特,针对外国人和机构的恐怖接连发生,这也向世界表明了中东原油供给方面的潜在风险。估计因中东形势不稳导致的原油风险溢价达5-10美元。三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升温,主要国家原油需求增加。国际能源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创16年新高。从能源耗费角度来看,美国位居工业化国家之首,5-6月又是美国传统用油高峰。在亚洲,由于极高的经济增长率与经济的高能耗特征,对石油需求的增长率很高。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去年每天的原油需求量为550万桶,超过日本。今年国际能源机构又上调了中国每天的石油需求增长。印度对石油的需求量也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亚洲占了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90%。

油价上升将损害全球经济的增长。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都会造成伤害。国际货币基金(IMF)报告指出,油价在一年内若上涨15美元,将直接减少世界经济增长1%。如果油价持续保持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美国的经济增长将降低0.3个百分点。国际能源机构发表的报告指出,油价每上升10美元,全球经济增长将减少0.5个百分点,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欧元区12国所需的石油70%以上依赖进口,油价上升导致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同时还给欧元区带来了通胀压力,对于正处在经济复苏时期的欧元区来说,油价上涨也不是福音。随着油价的飞升,全球通胀压力正在增加。天然气和煤炭价格也随之上涨。这些动向也会直接影响化工产品的价格。

(二)世界初级产品价格高削弱经济复苏势头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快速复苏的轨道,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加,价格明显上扬。这使得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同时带来通胀风险。根据世贸组织的统计,2003年,全球燃料的平均价格上涨了16%,非燃料初级产品价格上涨了7%,其中金属价格上涨了12%。由于制造业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已经推动了物价上涨。原材料价格上升和美元贬值使美国2004年头三个月消费价格按年率计算上升了5.1%,大大高于2003年全年的1.9%。国际市场许多商品价格大幅攀升或转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由于受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复苏加快影响,市场需求激增,加之一些产品库存下降,供应呈紧,世界有色金属价格多有飙升,一些商品如锡等价格甚至更升达其14年来的最高水平,有色金属价格的总体水平也升达9年来的新高。韩国、日本、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对钢材的需求猛增,特别是三国造船企业2004年的新船完工量都将创历史新高,对厚钢板的需求尤大,引起厚钢板价格飞速上涨,目前已升达1998年以来的最高价位,钢材的总体价格水平也已突破每吨500美元大关。

二是由于受气候不良影响,2003/04年度世界大豆的产量将较上年度减少4.8%,美国大豆产量更将剧减12.3%,世界大豆及豆油价格随之出现猛涨,目前甚至已分别涨达其历史最高水平和20年来的最高价位。因菲律宾、印尼产量减少,2004年上半年全球椰油市场预计也将出现约30万吨的供应缺口。

三是原料或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和支持了半成品、成品或下游产品价格的提高。如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一些石化产品如乙烯、石脑油、汽油和聚氯乙烯等价格上涨;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带动轮胎价格上涨;废钢、焦炭和铁砂等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钢材价格的上涨。

(三)调高利率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成本

美国联邦储备局自2001年连续13次降息,短期利率从6.5%下降到目前的1%。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强劲增长连续三个季度的GDP增长在4%左右,4月份通胀水平达到4.4%,1%的利率水平已不适于美国。美联储在6月30目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提高利率0.25个百分点。预计一年内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由1%提升到3%,美国住房利率会由5.5%上升到7.5%。加息不仅对美国的投资、股市、消费及美元汇价产生影响,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直接投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利率提高将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受损。在美国的超低利率背景下,购买其他国家股票的美国机构投资者开始回归美元,进而影响世界金融市场。由于预期美国加息,今年以来东京市场、日元汇率均急剧下跌。亚洲其他地区股市也在下跌(香港、台湾、韩国、新加坡的主要股票指数从年初以来都跌入低价范围。香港恒指跌17%,台湾加权指数跌16%,韩国综合指数下跌15%。)拉美股市和汇市也纷纷下挫。

其次,由于预测美国将提高利率,世界资金流向正在发生变化。日美利差的扩大也会加剧资金从日本转向美国的势头。由于担心利率上调,使筹措资金的成本增大,一部分资金开始撤回,新兴市场上债券也开始软化。2003年新兴市场国家获得1400亿美元的外国投资,利率上调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引资成本提高,因此可能加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

第三,美国利率的上调从理论上分析应带动美元汇价的上升。但是从过去十几年的情况看,1988-1989年,美联邦基金利率从7%升至10%,1999年2000年,利率由5%升至6.5%,美元汇价是上升的;而1994年-1995年利率从3%升至6%,美元汇价却跌至历史低位。因此,单一利率趋势难以判断美元走势,主要是看贸易形势和其他经济指标。从目前的情况看,贸易逆差依然会拖累美元,若美国贸易逆差随着美国经济增长而扩大,而美国无法抵消赤字扩大,美元仍会存在贬值的压力。过去几个月美元的回升是基于对美国加息的预期。

第四,由于已经预见到美国将提高利率,且幅度不会很大,因此,提高利率对亚洲不会造成很大的威胁。不过,随着通胀的抬头,亚洲国家也有可能追随美国加息。这也会影响其经济和外资的流入。工业国利率上升和新兴市场国家债务的迅速上升带来的财政困难都将削弱全球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的好转和国际贸易的回升为中国出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今年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依然保持快速增长,头5个月出口增长33.4%。其中,中国对美欧日三大市场的出口同别增长33.3%、38.4%和22.0%。

1、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国内投资需求进一步拉动,企业对生产资料购将大幅增加,从而给中国相关产品出口带来机遇。今年1-5月,我国对美国出口432.3亿美元,同比增长33.3%。其中,工业制成品增长了36.2%,机械和运输设备的出口增幅最大为47.9%。2004年1-5月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240.9亿美元,同比增长30%。

尽管美国经济尚好,但如何保障充分就业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目前制造业的失业人口达270万。为大选政治服务,争取制造业的支持显然成为美国民主党和共和两党最紧迫的需要。彩电、家具、纺织和服装等均属制造业行业,而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美国藉此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案件随之不断发生,预计下半年围绕政治问题产生的贸易摩擦仍将延续。

2、1-5月中日双边贸易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日本向中国出口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3.8%、14.8%、22.8%和18.8%。日本的国内需求重新焕发了活力,对进口需求也会逐步增大。而中国目前是日本第一大进口国,必然会从中受益。2004年1-5月日本从中国进口分别增长了9.6%、5.2%、25.5%和12.9%。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最主要三种产品为:机械设备、纺织品和食品。其中占进口比重最大的机械设备(占比几乎为40%)增幅都在20%左右,3月份更是达到了41.9%。

3、一季度,中国对欧盟出口200.4亿美元,同比增长41.7%;欧盟成为中国第二大出口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对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荷兰5国出口占中国对欧盟总出口的76.5%,同别增长38.9%,42.4%,67.4%,23.9%和40.5%。中国对欧出口面临的不利因素是,欧盟委员会2001年12月10日、2003年5月8日和12月23日三次对中国出口产品实施“普惠制”毕业,取消了16类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普惠制待遇。而与此同时欧盟仍然给与其他国家的相关出口商品以普惠制待遇,中国有关对欧盟出口商品在与来自这些国家商品的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4、今年5月1日欧盟实现的东扩,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统一和稳定的市场。如今,只要我产品进入欧盟任何一个成员国,就可以进人其他成员国市场,而中国企业在10个新入盟国的生意相对较多,东扩为我企业进入欧盟老成员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且由于欧盟运作规则将实现统一,我企业对欧盟贸易在手续上也将趋于简化,从而为我国产品进入欧盟市场更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同时,由于东扩前10个新入盟国的工业制成品关税普遍高于欧盟的平均水平(3.6%),欧盟东扩后要适用欧盟统一税率,将使中国出口产品包括钟表、玩具、游戏、体育用品和人造珠宝等可从对新入盟国家的贸易中获得相对较低的欧盟关税税率,减少我产品成本。此外,欧盟东扩后,随着新入盟成员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其劳动成本将有较快增长,也有利于我产品价格竞争力的保持和增强。当然,欧盟新增的10个成员国对老欧盟成员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结构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排除挤占我部分产品在欧盟(主要是德、法等欧元区国家)市场的份额的可能性。

(二)国际商品市场发展给我国企业出口带来了新商机

世界商品贸易的回升和增长,价格大幅上行,给我国企业出口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1、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市场前景向好。2003年世界半导体的销售额全年增幅达18.3%,2004年则更将出现加速发展的势头,增幅可望大大高于上年,达到29%,销售额预计将可基本恢复到2000年网络泡沫高峰期的水平。随着市场的恢复和加速增长,半导体的价格也有明显上升。作为IT业两大增长引擎的电脑和手机市场,情况也大体如此。我国以工厂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当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纺织品服装后配额时代的到来,将对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带来新的广阔空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长期来虽不断有所增长,但国外相关配额限制仍不失为影响我出口扩大的一个主要因素。如据WTO统计,1995年至2002年7年间我国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加了62.9%,在世界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中所占的比重自12.2%增至17.5%,即增长了5.3个百分点,但由于受纺织品服装配额限制,同期我纺织品服装在美国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增长了0.9个百分点。WTO《纺织品服装协议》有关纺织品服装配额的规定将于2004年年底终止。为此,许多海外客商认为,对与中国企业做贸易的空间将会更大。据我今年春季广州交易会纺织商会统计,本届交易会到会的客商比往届有明显增加,许多还是首次到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明年配额取消后,一些国外购商看好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希望到广交会进行考察,建立新的供货渠道。

3、在世界有色金属市场需求回升,价格不断上涨下,锡市场供应连年不足,铅、锌供应也呈短缺,2003年以来价格分别都有飙升,是我扩大出口的大好时机。世界有色金属价格总的说来在经2002年的小幅回升后,2003年乃至目前价格出现大幅走高。在此背景下,世界锡的价格2003年也有大幅度上行。如2003年12月,锡的价格为每吨6057.62美元,较上年同期猛升43%,2004年以来,截至4月份,较上年12月又再升47.8%。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锡的消费不断增长,市场连年产不敷消,供应严重不足。如据统计,2001年世界锡的消费较上年增长0.3%,2002年为增3.8%,2003年增6.2%,2004年预计还将再增4.1%,而同期世界锡的生产平均年增约仅1.3%。在此情况下,锡市场生产不敷消费的数量2001年为500吨,2002年为2900吨。2003年陡增达24800吨,2004年预计更将增达30400吨。世界铅、锌市场也大体如此。继2001年至2002年或2003年供应明显过剩之后,2004年世界铅、锌市场据预计也将分别面临12.5万吨和10万吨的较大供应短缺。

(三)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强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最新公布的计算结果,中国的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生产总值的12.6%,排在美国和欧盟之后。美国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1.1%和19.9%。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发达国家从廉价劳动力生产的进口产品中受益,同时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有了更大需求。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将看到对中国出口机会的增加,包括初级产品和制成品。

去年中国进口增长34%。今年1-5中国进口增长41%,明显高于出口增长率(33.4%)。特别是从美欧日三大市场的进口增加明显。

中国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将不仅影响中国本身,还影响世界其他地区。亚行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钢材、锑、锌、白金、钢和铁矿最大的消费国;是铝和银第二大消费国,是镍的第三大消费国,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并占2003年全球石油需要增长的35%。中国还生产全球50%的照相机,30%的空调机和电视机。中国已成为东南亚的主要贸易伙伴(去年从这一地区进口4130亿美元)。中国从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进口增长了50%,从菲律宾的进口增长了一倍。今年1-5月,中国从东盟进口增加了41.7%。2003年日本出口增长的80%源于中国。亚行估计,今年全世界15%的增长将来自中国。中国宣布紧缩的消息后,亚洲、欧洲和拉美的股市暴跌,农矿产品价格也大幅下跌。中国经济的急剧调整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冲击。雷曼预计,如果中国经济硬着陆,其他亚洲新兴经济的GDP将下跌三个百分点。如果日本的GDO增长下跌半个百分点,足以破坏日本经济脆弱的复苏,通缩也会恶化。

2008年以来,国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澳大利亚BJ标准动力煤现货均价从去年底的月均88.9美元/吨涨到今年4月24日的124.65美元/吨,半年时间上涨了35.75美元/吨,涨幅超过40%。与去年同期53.27美元/吨价格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134%。

在煤炭价格持续上涨的背后,是上涨幅度更大的国际原油价格,200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升,从2007年初不到60美元/桶迅速上涨至2008年4月21日的116.69美元/桶,创下历史新高,涨幅接近100%。相比之下,等热值原油与煤炭价差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区间,按照当前最新价格为基准来进行比较,相同热值的原油与煤炭价格比已经达到5倍左右,而历史上这一比值始终维持在1.5-2倍,煤炭比价优势十分明显,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为煤炭价格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在煤炭价格在长期低迷之后走出回归路线的因素外,国际煤油之间价差的不断扩大为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创造了空间。

另一方面,相比石油42年的储期,全球煤炭还可使用超过140年。随着石油的日益枯竭,以及煤炭利用技术的进步,在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将促使对能源的使用重心转向煤炭,这也将带动煤炭价格呈现长期上涨态势,而对于未来国际煤炭价格还有多大的上升空间,我们以石油价格为参照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以期对未来煤炭价格走势有所了解。

从原油与煤炭等热值换算角度,以澳大利亚BJ煤炭为例进行估算,澳大利亚BJ煤炭热值约为5500大卡/千克,按国际标准的等热值换算,1千克原油相当于1.4286千克标准煤,1千克原煤相当于0.7143公斤标准煤,而原煤对于未来石油价格,我们初步以未来原油价格保持在110美元/桶为标准来进行计算,同热值的煤炭价格应该达到401.5美元/吨,考虑到使用效率、成本等因素,我们将这一比值设定为1.5-2倍为合理区间,换算结果后,如果未来原油保持110美元/桶的水平,相应的煤炭价格应该在200-268美元/吨的水平,按照4月24日澳大利亚BJ标准动力煤价格为124.65美元/吨来计算,未来如果原油价格保持在110美元/桶的前提下,动力煤价格还有大概75.35-143.35美元/吨的上涨空间。

如果说理论等热值换算比较脱离现实的话,那么利用目前煤变油项目中的转化率来计算可能会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国际上有一个“煤变油”效益的通行法则,即原油价格每桶22-28美元之间时,“煤变油”就能保本运营,油价突破28美元,效益就十分显著。以神华集团的“煤制油”工程为例,按照权威部门专家的估测,其每桶原油的生产成本在30-40美元之间,作为转化率最高的神华煤变油项目,每生产1吨成品油需要消耗3吨优质煤,其他企业煤变油项目则在每4吨原煤转化1吨成品油的水平区间,考虑到未来技术的不断成熟,煤变油的转化率不断提高,我们权且以神华煤变油项目每3吨原煤转化1吨成品油的转化率为参照标准计算,同时原油提炼为成品油的比例为75%,每桶原油按137公斤计算,则为1吨原煤与3.24桶原油提炼成品油质量相当,同样,我们以未来原油价格110美元/桶计算,相应的原煤价格则为356.4美元/吨。目前用煤变油技术所提炼的成品油在纯度及质量上远远高于通过原油提炼,使用效率大大提升,以1.5-2倍的价格比值计算,当原油在每桶110美元时,合理的煤炭价格应为178.2-237.6美元/吨的水平。按照4月24日澳大利亚BJ标准动力煤价格为124.65美元/吨来计算,动力煤价格的上涨空间为53.55-112.95美元/吨。

通过以上两种不同的计算方式,我们可以粗略的得到一个煤炭价格的上涨空间,按照热值转换计算,上涨空间为75.35-143.35美元/吨,按照煤变油的角度计算则为53.55-112.95美元/吨,如果考虑到煤变油的产品质量因素,那么这两种不同的估算思路其结果基本是在一个区间之内,诚然,我们只是针对原油与煤炭进行价格比对,而影响未来煤炭价格走势的因素绝不仅限于此,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煤炭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还是十分乐观的。